【资料图】
为有序做好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调整轮换工作,从江县探索“345”工作法,着力在人员选派、工作交接、强化保障上下功夫,确保传好驻村帮扶工作“接力棒”,接续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明确“三步骤”,促干部选派“精准科学”。采取全覆盖摸底调研、多渠道摸排人选、县级统筹选派的“三步”工作法,开展轮换准备与选派工作。由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牵头对各行政村(社区)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治理及发展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选定139个脱贫村、22个乡村振兴重点村、10个易地搬迁安置点、22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31个其他类型村作为派驻点,明确不同类型村按需组队建制原则等。按照自主申请与单位推荐、多渠道摸排的方式,把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身体健康且满足驻村条件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拟驻村人选中。按照“分级选派、县级统筹、集中派驻”原则与“大稳定、小调整”要求,根据各村地理位置、民情社情、主导产业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驻村干部选派和帮村单位调整。本次轮换中,从江县共轮换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734名,其中州直以上选派80名,县级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243名,乡镇(街道)选派411名。
制定“四清单”,促责任链条“无缝衔接”。制定工作职责清单、村级概况清单、产业项目清单和工作移交清单“四清单”工作要求,确保工作不断档、帮扶不断线。制定驻村工作职责清单,明确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工作纪实、考勤和请销假等十项管理制度,实行派出单位与驻点村项目、资金、责任“三个捆绑”,明确驻村帮扶工作“定人、定村、定责、定标”四定原则,将驻村帮扶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监测、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为民办事服务等具体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要求原驻村工作队需整理村级概况清单,梳理产业项目清单和填写工作移交清单,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对清单严格审核把关,保证清单内容准确详实,并要求帮扶新老队员同吃同住、结对帮带半个月以上,做到交接事项人清、财清、物清、事清。采取乡镇街道自查、县级集中督查的方式,严禁“走读式”“兼职式”驻村。截至目前,全县轮换的224名驻村第一书记、510名驻村工作队员已全部到岗到位并有力有序开展驻村工作。
强化“五保障”,促驻村队伍“干事创业”。切实做好工作经费保障、能力提升保障、关怀激励保障、身心健康保障、后勤基础保障“五保障”工作,保障驻村队安心全心干事创业。严格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参照差旅费中的伙食补助标准给予生活补贴;将驻村人员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开展1次以上集中轮训,适时组织专题培训,每人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在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等方面进一步向驻村一线倾斜,要求选派单位针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制定培养计划;要求选派单位常态化到村调研指导,定期与驻村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并为选派人员购买不低于100万元保额的人身意外保险,每年组织1次健康体检;派出单位为驻村工作人员提供必备的住宿生活用品,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不定期到村了解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提供必要的后勤基础保障,让驻村干部全心投身乡村振兴一线。
从江县委组织部供稿
编辑:梁群燕
二审:潘友婷
三审:植凤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