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养老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近1.3亿的老年群体。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存成本的增加,每年所发放的养老金具体数额也或多或少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则关于“2023年养老金将要按照55岁每年涨300元,60岁每年涨400元的趋势类推”的消息引发了大众的讨论。这样的方式是否可行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 养老制度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已经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只要在退休前能够缴纳满15年的社保,那么退休后便能够享受到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养老金具体的发放金额与很多的因素都有关系,像工龄的长短、缴纳社保的年限、缴纳的基数等等。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看到同一地区的百姓,每个月发放的养老金具体数额也都不同。
另外,我国的养老制度一直都有对于高龄老人的额外补贴。高龄老人的养老金涨幅明显高于整体的平均值,很多地区都针对高龄老人有50到500不等的高龄补贴。这些政策对于高龄老人群体而言都是非常友好的。
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养老金每年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并非是每个人每年所能领取到的养老金都一样。举个例子,像2022年养老金整体涨幅达到了4%,在今年更是有望实现19连涨。
在去年的养老金变化中,不少人都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养老金统一上调对加大老年群体的退休金差距有着明显作用。如果按照上涨4%的涨幅计算,每个月领取2000元养老金的人能够多领取80元,而每个月领取6000元的人能够多领取240元。
这样一来,大家的差距便会越来越大。为解决这类问题,不少老年群体建议未来的养老金可以按照年龄范围统一上调。像满55岁的人涨300元,满60岁的涨400元,满65岁的涨500元,以此类推。这种方式看似公平,实则真的可行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 是否可行?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那些每个月能够领取的养老金较少的群体而言,这样的方法无疑是非常好的,毕竟其能够领取到更多的养老金。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养老金数额本来就很高的人而言,按照涨幅上涨的金额远比这几百元要多得多,这样便有些不公平。
实际上,我国绝大多数人的养老金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较低水平,像每个月只有2000元左右的人大有人在。这样一来,按照涨幅来算的话,绝大多数人每个月只能多领取到80元左右。
现如今却要求国家按照平均标准给每个人多发放300到800不等的养老金。按照中国近1.3亿的老年群体来计算的话,国家每个月就需要多支出500多亿元,每年更是需要多支出6000多亿。
如今我国的养老保险池内的养老金还有近5.1万亿元,按照我们现如今的标准发放,在未来的十几年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发放,那么便维持不了几年就出现了负支出。这显然是不可行的。
其次,我国的社保缴纳一直秉持的原则就是“多缴多得”。在退休前社保缴纳的基数越大、缴纳的年限越多、缴纳的钱越多,那么最后退休每个月所能领取到的养老金也就越多。很多人也是看准了这样的缴纳原则才积极缴纳的。
一旦给社会传达一种养老金是“平均分配”而非“按劳分配”,那便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大家缴纳的积极性。大家认为“反正最后得到的也都是一样的”,便都会以最低标准缴纳养老金。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养老基金池内的资金越来越少,最后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无力保障大家的养老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大众的角度分析还是说从国家财政的角度分析,
按照年龄标准统一上涨养老金的方式都是非常不可行的,也是没有任何理论依据的。之所以会有很多老人提出这个建议,主要是因为这部分群体的养老金数额较少,认为平均分配没有任何问题,他们的根本利益不会受到任何的损失。
按照年龄统一上调养老金这一方法很明显是行不通的,也会极大的影响我国的养老金体系。大家对此有什么观点或看法呢?
关键词: 养老保险